2)第67章 第六十七章_二分之一剧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只会因为担忧她的安危而反对,绝不会因为不服气而生乱。

  事实上,在天子要来的消息传到上兴关时,此地的官吏,士族还有豪强,便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到了一处,力求上下一心,免得自己行事不妥,触怒新帝。

  温晏然缓缓道“西夷必反,此战无法避免,若是战事拖得太久,就算赢了,也是弊大于利。”

  大军上下,唯有温晏然的决断权无可置疑,是以她必定要亲自来丹州上兴关坐镇,如此一来,前线的将领们方才能够指挥若定。崔新静思忖片刻,小心道“王刺史虽言兵贵神速,然而大军此刻便抵达上兴关之事,一定远超王刺史所料。”

  正常情况下,在决定出兵后,首先得做好物资与人员的调配,哪怕建州与台州离得不算远,从崔新静把话捎回去算起,怎么也得个把月才能整军成功。

  也就是说,天子出现在此之事,是不在王游本人计划内的。

  温晏然颔首,示意崔新静继续往下讲。

  崔新静道“微臣以为,王刺史如今怕是还未曾成功分化台州诸族,此刻前来,倒是有所不利”

  她一言未尽,就听到上头传来一声笑,穿着玄衣的天子倚靠在凭几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温和“自古行兵,皆有攻其不备的说法,如今台州上下皆未有所预备,岂不正适合建平作为”

  崔新静听着皇帝所言,忽然有所明悟天子自然明白王游目前还未曾彻底将台州那滩水搅浑,只是并不在意而已。

  王氏私据台州多年,导致当地人只闻刺史与将军,却不闻建平天子,王游并不想对朝廷低头,只是因为年老体弱,往昔壮志渐被消磨,方才想借建州之力延续家族而已,皇帝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既非忠臣,便不必额外留情。

  崔新静想到此处,又行了一礼,道“王刺史之幼女,如今与臣同至上兴”

  温晏然了然“既然来了,崔卿便替朕去问问,看她是在这里待着,还是现在便去建平读书。”

  王游固然私心极重,却也是第一个向建平示好的人,其人虽然不用额外照顾,温晏然这边也不好把过河拆桥的行为表现得过于明显,所以之前答允的条件,该履行的自然还要履行,否则下次遇见类似的情况,旁人便不肯上她的当了。

  崔新静明白天子话中之意,再度向温晏然拜了一拜,算是感激天子让她不曾失信于人。

  温晏然笑道“崔卿且起身罢,你既然来了,就帮朕分析一下,台州那边若是知道朕已至上兴关,会有何反应”

  崔新静苦笑“怕是会立刻起兵。”

  温晏然闻言,隔空点了点书桌上的一封奏折,蔡曲见状便用托盘将奏折盛起,转交给了崔新静。

  “崔卿看看。”

  崔新静微微欠身,然后方才拿起奏折翻看,她粗略一观,发现这封被刻意抹去上书者姓名的奏折来自西夷当地,内容则是检举当地大族私藏兵甲,有意谋反。

  仅仅一眼,崔新静便意识到,这封奏折是真的,奏折中的内容也是真的,与她同来又提前一步离开的那些禁军,其实也充当了斥候跟天子使者的作用,在自己跟王游联络的时候,他们也找了几个中原出身的小官吏,炮制了这封检举信。

  经过王游一事后,西夷各部再难齐心,如今再听说有人私自向朝廷检举,恐怕会忍不住互相攻讦。

  “朕打算让陶卿去问问他们,谋反之事是真是假。”

  崔新静垂头让将军带着兵马去问话,基本等于是选择了主动开战。

  温晏然从木榻上站起,她走到窗边,负手远眺,目中带有明显的凛冽之意“西夷自行其是已久,如今朕既然来了,就要让他们看看,如今谁才是此地的主人。”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