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第二十六章_二分之一剧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昨日跟朝中重臣的角力结果,多少还跟事情的是非曲直有关的话,那么跟董氏的角力,就只跟双方的实力强弱有关。

  哪怕朝臣们一齐过来批评皇帝,也不代表他们时候会放过引发纷争的董氏一族。

  这世道的风气就是尽可能把天子的形象往圣明上靠拢,如果皇帝不圣明,肯定得找个合适的背锅对象,来承担一下蛊惑君王的责任。

  董氏也是官宦士族,当然明白那些跑去批评皇帝无德的大臣,在面对旁人时,反倒是死保建平内这个小天子的中坚力量,如果自家不主动的话,等朝廷那边讨论出了惩治的法子,基本就没有转圜的余地,倒不如先自行请罪,这样一来,天子或许会看在他们姿态足够谦卑的份上,稍加宽宥,哪怕不宽宥,至少也不能让天子心中不快。

  在近侍说话时,董氏的请罪折也紧跟着被送至西雍宫,温晏然打开扫了两眼,便又放了回去,笑了下:“暂且搁置罢。”

  池仪将奏折收好——爵位的保留与否对董氏这种官宦世家而言,也能称得上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天子来说,这甚至不是一个值得多加关注的问题。

  毕竟与今日要处置的其它事情相比,董氏的请罪只算一个小插曲。

  早朝一开始,太傅袁言时就率先上书,他一改往日温厚重德与人为善的姿态,以玄阳子一事为引,在奏折中严厉地申斥了百官,抨击了一下当世的浮躁之风,算是为之前的事件公开定下了一个罪责在大臣这一方的基调,最后自请去位,不再担任太傅一职。

  温晏然按照官场礼仪走了一番挽留的流程,才同意了袁言时的请求,将其降位为光禄大夫——其实以袁言时的资历,在他本人没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类似的降职都是暂时性的,等过年改元的时候,肯定还会给人升回来。

  上一次季跃的事情,主要是禁军内乱,而且天子属于苦主,做到哪一步,朝臣们都难以置喙,但这一回温晏然本人依靠禁军的武力,在外朝态度强横地肆意妄为了一番,结果居然也是占尽了上风,让许多人在心中再次更新了对新君的评价。知人于任,察祸于微,锐意于事,当今天子虽然登基未久,已经显示出了令人心折的人君之姿。

  大臣们奏事不绝,本来待在殿中侍奉的池仪走出来,她看了下天色,派人去尚食那边传话,让他们今日多备一些膳食。

  北风其凉,冬雪霏霏。

  宫人们已经换了数次炭盆,但合庆殿这边却一点散会的意思都没有。

  炭火可以添加,内官可以轮班,但皇帝却没法脱岗摸鱼,御座上的温晏然调整了下坐姿,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之前那些同行们会选择在身前摆几架屏风来挡一挡脸,估计营造天威莫测的氛围感还在其次,主要是能趁着旁人看不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