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四章顿兵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潘世奇语塞。

  “潘大人,你要明白,眼下郧阳府所谓的百姓,我们的仗答应了,他们才是我大明的百姓,要是咱们的仗打输了,他们都将成为叛贼的助力。你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筹集粮草,力保我军供应不失,要是打赢了,那就是守土之功,打输了,也能是消耗贼军潜力,这才是忠于君上,忠于朝廷。”

  蒋允仪的话说的极重,几乎撕破了脸皮,要知道官场上讲究斗而不破,保留脸面。而现如今蒋允仪能把话说道这个地步,足可见其内心中的恼怒。

  潘世奇被喷了一脸口水,一张老脸憋得通红。

  觉得自己敲打的差不多了,筹集粮草还离不开此人,蒋允仪只能转变了语气,语重心长道,“你说的其实我也知道,只是根据斥候禀报,贼军大军足有十余万,我军能有多少人,区区五万罢了,就算我军人人能够以一敌二,又能斩杀多少贼军?到时候还不是全军覆没,丢城失地,辜负天子信任?故而我的策略则是不攻而攻,”

  “不攻而攻?”潘世奇奇道。

  “对,所谓不攻而攻简而言之乃是以守代攻。我军兵弱,优在地利,贼军人多,优在人和。是以我们要重分发挥我们的地利优势,把守山中各处险隘关口,令那裴家军在雄关隘口碰的头破血流,消磨贼军人和优势。

  那裴家军毕竟只是一股流寇,其粮草、兵员、兵甲等供应不稳定,不利久战,而我军则可以逸待劳,等贼军人和优势消失殆尽,粮草、兵员等消耗一空,那便是我军东出收拾残局之时。更何况,为保万无一失,我一派人绕路前往南阳的地,请求援军,等援兵一来,我军就以立余不败之地。”

  蒋允仪不愧是御史出身,这嘴皮上的功夫着实了得,看着深以为然的潘世奇就知道,蒋允仪这番话他是听到了心中。

  “好了,你回去准备粮草吧,不要有什么心里负担,为君父,为朝廷,贡献一点粮草难道不应该么?”

  “是。”潘世奇终于还是屈服了,他也认为蒋允仪这番话说的极有道理。

  而于此同时,此时却真的如蒋允仪所料,刘长乐率领定国军却已经顿兵郧关之下三日有余。

  “郧关”之名缘于安陆郧子国为楚灭郧人西迁之后,其见于《史记》。其后,郦道元《水经注》:“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只是,后世经历沧海桑田,天下的中心早已不再是陕西长安,河南洛阳等地,是以这座当时的雄关要隘到了现在重要性早已大不如前。没想到今天,倒成了阻挡裴家军西去的一道屏障。

  “怎么样,可发现有其他道路能绕过郧关?”郧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想攻下此关恐怕不死上万八千人是拿不下来。而刘长乐自然不想在这个小小的关隘面前,消耗那么多条人命,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