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宰辅也做得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采烈。”

  孙传庭听完这话,愣了好久,讪讪说道:“这李植战场上杀鞑子凶狠,回了天津对农民怎地如此仁厚?”

  不过他算了算,又大致算清了李植的账,啐道:“不过这李植开新田还是赚钱的,能赚不少。”

  孙传庭似乎有些嫉妒李植的组织能力,冷哼了一声,挥袖说道:“走!到范家庄去看看!”

  走到了范家庄地界,孙传庭却越来越吃惊。

  那范家庄地界上似乎本来没有多少田地,有一些打井灌溉的旱田也因为军户逃亡抛荒了。但在几条小河边,却开出了大片的水渠灌溉新田。那些新田此时已经收了冬小麦,全种着一种低矮的阔叶植物。

  那阔叶植物孙传庭认识,是洪承畴在陕西推广失败的红薯。因为红薯收成高,洪承畴在陕西强行要求农民栽种红薯,差点激起民变。但红薯和冬小麦轮作却是个不错的方案,收完冬小麦的几个月种上一季红薯,可以把半年的农闲期填上。那些红薯人吃多了不舒适,但是喂猪却是不错的猪食。

  不过让孙传庭吃惊的却不是那些红薯,而是那些新田附近富裕的村庄。

  那些村庄里没有草屋茅房,盖的都是砖瓦房子,十分坚固。而且那些房子占地都颇大,看得出来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建的,新建的房间和原来的房间用的砖瓦颜色有些不一样,组合在一起。

  这些农民住得不错。

  不仅如此,那些农夫走出自家院子,身上的短褐、短衣都没有补丁,不是全新的就是半新的。农夫们一个个气色很好,绝不像其他地方的农民那样瘦弱不堪。那些农家院子里挂着腊肉、鱼干之类的干物,这些其他地方的农民过年都吃不上的肉食,似乎是范家庄农民日常食用的平常物事。孙传庭一路观察,几次看到有农夫挽着裤脚,悠闲地坐在院子里抽旱烟。

  农夫也抽得起旱烟?要在陕西,小地主都抽不起旱烟!

  孙传庭走着走着,有种身不在大明的错觉。

  等孙传庭路过一个乡镇集市,就更震惊了。那集市上人声鼎沸,买东西的都是附近的农民。集市上杀猪卖肉的,卖鸡卖鸭的,卖蔬菜佐料的,卖铁锅瓦罐的,卖布匹针线的,卖烟草茶叶的,卖米酒烧酒的,甚至有卖水果甜瓜的,家家都生意好。那些百姓提着竹篮子采买货物,一个个满载而归,和集市上的商贩讨价还价,热闹非凡。

  一个乡镇,比其他县城里的集市还繁华。

  集市旁边有一个小酒庄,此时是中午,已经有不少农夫挽着袖子在里面喝酒吃菜,大声喧哗。店里人满为患,桌子已经摆到外面的路上。三个店小二在各个桌子之间像蝴蝶一样来回穿梭,收钱上菜,忙得不亦乐乎。

  孙传庭仔细看了看,甚至还发现酒庄边有四个人各牵着一匹马在卖。那些卖马的人满脸的笑容,时不时对经过人的人群吆喝一声。

  那四匹马都是驮马,算不上好马,可孙传庭第一次听说一个乡村集镇会有人卖马。这附近一看就全是李植的私田,可没有地主缙绅。难道范家庄的农夫中,已经有人富得要骑马出门了?

  孙传庭飞速地在心里算了算,三成地租,夫妇二人佃种四十亩田,若是十里挑一的种田能手,一年能收五十石粮食,刨去地租还有七十两银子。

  七十两银子,还真买得起马,这还没算种红薯的收获。

  孙传庭这才想起刚才在官道上确实看到有人骑马的,刚才还没注意,以为是城里出来的缙绅家人。现在这么一想,这些骑马的可能就是本地的农民。

  孙传庭越看越震撼,再想想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陕西,孙传庭仿佛穿越了两个世界。

  孙传庭在集市边的官道上停了下来,失神叹道:“这李植上阵杀敌以一敌百,想不到治理领地也能造福百姓,当真是才通文武!难怪天子如此看得起他!”

  自己若有李植这样保境安民的本事,陕西哪里还会有流贼?便是素来自负的孙传庭,此时也受了震撼,对李植又高看了一眼。咬了咬牙,孙传庭摇头说道:

  “上马杀奴下马富民,这李植之才,便是做个宰辅也做得!”

  :访问网站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