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乞讨与施舍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先找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想要“显弄自己体面”,王熙凤也一样,整个处理刘姥姥的过程就是“显弄体面”,是居高临下的。

  89版《红楼梦》对这次见面算是神还原了,做到了一点儿不差,包括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和表情。王熙凤的虚于应付、着力显弄本事、施舍一样地打发穷亲戚,都体现了一个年轻的、满心高傲的、醉心掌权的厉害女子特征。每一句话都是高高在上的,每一个行为、表情都是漫不经心的。刘姥姥则是窘迫的、求怜的,连笑容都是彻底放低自己的。

  此处与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的出场形成鲜明对比,一样的言辞利索,不一样的态度。贾琏去接的林黛玉,林如海不但热情接待,应该还专门给贾琏的有酬谢,王熙凤对林黛玉的热情应该也有贾琏的嘱托。初次见林黛玉的时候,王熙凤先说“我来晚了”,她应该是先去见贾琏了。

  刘姥姥本身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就是冲着银子去的,二十两银子的贴补,不仅度过眼前难关,也能帮补两三年的平稳日子。刘姥姥不说,周瑞家的、王熙凤都能猜到她的用意,整体上来说,王熙凤只是显弄自己,并没有为难刘姥姥,也没有拿话刺她。刘姥姥从去找接济的窘迫到拿到钱时的欢喜,都符合人物身份、处境。

  刘姥姥本身就是去要钱的,就是她的心理已经调整到乞丐状态。整个封建社会,以公为私,贾家的钱就是贾家的,他们没有救助刘姥姥的义务,这样的现实,不管是王熙凤还是刘姥姥,都认。

  刘姥姥的乞丐心理相对应的就是王熙凤的施舍心态,自然就态度骄矜。

  目的明确的情况下,人们对过程特别是过程中人物的语言、态度都没有那么敏感,刘姥姥并没有感到王熙凤态度骄矜,只是看她“果然是个人物,还有善心”。要自己的钱和找人“乞讨钱”是不一样的,现在社会中,私财和公财分开的情况下,很多人为自己办事是不求人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高自尊;一旦这事限定在工作范围,求爷爷告奶奶他们也会去跑——目的、使命或者说责任驱使。

  同样去找人乞讨,一个人说话好听、尊重非常、礼貌周到,但就是不提钱的事,最后拿一堆桌上的甜品打发走了,刘姥姥只会忿忿不平,白跑一趟,对周瑞家的说:“什么怜弱恤贫、慈善厚道,我看都是外面人瞎编的,怎样看都不是好人”。另一个就是王熙凤这样的,虽然带了脸难看的样子,但钱还是拿到了,也就不在乎这嘴脸了,说的好听点是“直爽”——拿人嘴短,拿了人家的钱,话都要往好里说。所以对于王熙凤,刘姥姥感觉到了她的爽利、厉害,并没有感觉到冷待,因为王熙凤没有等刘姥姥求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