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四章:风云起时,自有变化_斩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势威风,相当了得……

  种种条件都渐趋成熟,那么正式制订章程,也就顺理成章。

  毕竟,这牵涉到一个名分的大原则问题。

  放在以前,名分的来源,具备权威性的,当然首推朝廷册封。

  这也是雍州众多义军队伍所极度渴望得到的东西,只要占了地方,立刻第一时间上书申请,眼巴巴等圣旨下来……

  当圣旨落实,光环加身,摇身一变,俨然不同。

  这就是名分的影响作用。

  不说别的,陈三郎一路来,顶着的名分光环也加分不少,破除了诸多障碍。

  但如今,时势已经不同了。

  上一次钦差来,带来了封官的圣旨,只可惜,是给苏镇宏的。陈三郎打发对方回京城,其实也请了旨,但随着后面翻天覆地的变故,包括皇帝驾崩、包括中州大战的落幕、以及元文昌的作反……

  那一道圣旨,显然已经不可能再下来了。

  京城门户五陵关都被围困住了啊,钦差怎么还出得来?况且新帝刚上任,忙着处理家门口的困境,也根本顾不及雍州这边了。

  没有圣旨下来,朝廷的名分就迟迟无法落实,若是选择等待,便只能一直拖着。

  这个等待,很可能无期。

  与其傻等,不如自立门户,先订了制度再说,这样的话,也算是稳定人心,给跟随的人一个交代。

  这,就是陈三郎的决心。

  其实一路来,不管是分田法,还是律令这些,已经算是新制度的一部分了,推行得很顺利,毫无阻碍。

  因为现在的崂山府,谁还会傻乎乎地跳出来指责呀。有陈三郎,大伙儿才有饭吃,谁给饭吃,就跟谁走,十分简单。屡经劫难的民众们,几乎都已经麻木了,其他的,不再去想。

  所谓时势造人,亦可造法。

  有了民心基础,全面制订新章程,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对此,周分曹也是盼望已久,至于郭楚等人更不用说了。

  陈三郎点点头,说道:“我昨日与逍遥道长谈过,推算吉日,恰好在大年初一。”

  “明白,我会提前派人到下面县城,请各位主事回府城来,听候任命调遣……”

  周分曹顿一顿,继续说:“这两天,我会整理出一份人事考核文书,交给公子过目。”

  新的章程建立,并非一切按部就班,可能会有一些调动变化,这就得根据实情来做。

  这时郭楚站起来,开口说道:“公子,当新制度建立,一定有很多文书律令需要颁发,那么印章方面,可得提前准备好。”

  既然有了基业,要把局面做大,那许多事情自然不能草率而行,急就章等,制造粗劣的印章就不该继续使用了。一来有失体面,不够正式,二来也容易被假冒,一不小心,甚至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后果。特别是军符,军伍调动使用,不容许有片刻的差错。

  陈三郎深以为然地道:“郭先生所言极是,印章之事,不可怠慢。不过府中大章,我已经请逍遥道长打造好了。”

  说着,把玄武印拿了出来,端正地放到案上。

  闻言,周分曹和郭楚心中一动,知道公子早有筹谋,这时不禁伸长脖子来看那章,一看之下,便有触动,但凭材质,这章便已是上乘,可堪大用。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