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谋生维艰,院试开场_斩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来的不是客人,而是一位满脸肥肉的衙役――这个世界的衙役身兼数职,巡逻、戒卫、抓捕、工商等等。

  陈三郎有点心虚:“衙差大哥,这里不能摆摊吗?”

  衙差一手把握腰间佩刀,气势威猛:“也不是不能,不过要交摊位费,每天二十文,包月五百文。”

  一只肥手伸到陈三郎眼前:“省事点,交够一个月的吧。”

  陈三郎眼睛睁大,支支吾吾道:“小生生意还没开张,没钱,可否缓一缓……”

  啪!

  衙差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没钱你摆什么摊,没钱就不能摆摊!快快走开,否则全部没收。”

  陈三郎仓皇地背起桌子逃走,像个背着沉重负担却无家可归的蜗牛。

  回到客栈,全身又累又酸,仿佛要散架似的,躺在床上,半天动弹不得。

  第一天尝试,他卖字为生的美好梦想就华丽丽地幻灭。

  生活,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

  陈三郎决定搁浅,还是先集中精力准备院试吧。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难关,可不要因小失大,考不到功名,那就搞笑。

  接下来好几天,他都是将自己关在房间中刻苦用功,温习功课。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院试正式开考的日子。一大早,陈三郎收拾好东西赶赴试院考场。

  本以为经过前面县试院试两关淘汰,参加院试的考生会少,但来到场外一看,黑压压,人数似乎比县试府试时还要多得多。

  什么情况?

  陈三郎好奇地观望,见到一大批面目陌生的人,其中不少人年纪都颇大了,甚至还有头花白的。可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又不像是送考的家属。看了一圈,陈三郎终于明白过来:这些考生应该是考了无数次童子试但最终没有考过院试的老童生。

  童生不是功名,但考得童生,以后每次考秀才都无需再考县试府试,直接考院试即可。

  作为晋级秀才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院试的规格和难度比前面两关都有大幅度增高,而且主考人是提督学政亲自到场监察。学政是正三品的官员,隶属朝廷委派,一般出身翰林院。论官阶,比知府还要高一等。

  由此可见,朝廷对于院试的重视。

  而每一届童子试,被卡在院试这一关的童生数量颇多,一年年积累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群体,考生比县试府试还要多,也就不足为奇。

  在夏禹王朝,学到老考到老,基本是每一个读书人恪守的信条。对于很多老童生而言,考不到秀才,简直死不瞑目,是以每一次院试,他们都蜂拥而至,毅力惊人。

  不过这一境况到了乡试就不同了,参加乡试资格需要推荐,不是天下所有秀才都能参加。相比而言,门槛高了一大截,可以过滤掉大批老秀才,否则的话,再大的考场都不够坐,那就臃肿不堪了,对于国家选才并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