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_国宝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首,题目也十分直白:《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

  后来,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砸臭鸡蛋,只有杜甫站出来为他辩驳。

  可以说非常讲情义了。

  但事实上,这只是杜甫的“单相思”。

  李白面对杜甫的15首诗,只回了一首,但是他给王昌龄、孟浩然写诗写得却十分的频繁。这是因为,在唐朝,诗人之间并不是说,我写给你一首诗,那你就一定要回诗。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李白和杜甫的社会地位并不在同一水平线。

  李白比杜甫大11岁,当李白名满天下的时候,30多岁的大龄青年杜甫还一事无成。

  按现在的看法来理解的话,杜甫和李白,就是爱豆和粉丝,能被翻牌一次就已经很幸福了,还想让爱豆和自己日常亲近,就是太过奢望了。

  后来,杜甫在颠沛流离中遍尝人间疾苦,名气逐渐上涨,历经千百年间,终于站到了和李白比肩的地位,被共称为“李杜”。如果,杜甫泉下有知,大概会很高兴,自己终于通过努力和爱豆站到了一样高的地位。

  明夏觉得杜甫对李白这种“迷弟”的崇拜和坚定,是很有趣也很有特色的,便选择去演绎。

  这个环节,不选比赛官方提供的三张既定图片的选手很多,选了历史人物的选手也不少,但大多都说的是“岳飞精忠报国”或者“孔融让梨”这种耳熟能详的事的。

  而明夏不按套路,找了这么一个“迷弟”的犀利切入点,又结合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关系,让演绎变得有趣新颖,的的确确是头一个。

  几个评委老师的兴趣立刻就被引了起来,面带笑容地听明夏演讲,还会被她自我代入“迷弟”后因为收到“爱豆”的回复而激动难抑的表情逗得直乐。

  这一环节,明夏的高分,毋庸置疑。

  第三个环节考的是记忆力和反应力,名叫“Good??memory”,大屏幕中出现一段英文视频,参赛选手要看完视频后复述出视频内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20秒记忆和思考的时间,将考题全部记在脑中,10秒验证记忆,再通过60秒展示自创的内容。

  明夏的记忆力当然没问题,看完一遍后的复述,视频中的任何一处关键信息点都没有漏掉,在之后的表达态度以及根据个人见解拓展内容的时候,也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第三轮的评委打分自然也高。

  杜甫这么有名的历史人物,又是找的这样一个切入点,不知道是真的历史功底好还是上网查的。

  出于好奇,三轮结束后,几位评委老师在明夏下台之前,又问了她几句相关问题,并表示分数已经打完,不会有任何影响。

  既然选择了这个角度,无论是杜甫、李白自身,还是他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