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五章 困难的改变_文化抵抗最前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流的观点都是强调审美差异。

  还有些说国内观众更喜欢大场面,大动作,大刺激,特效最好用在爆炸上。只有一次爆炸的《饥饿游戏》,全片都是尿点。

  在宁匀看来,其实这种差异并不难理解。

  主要的还是生活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造成的差异。

  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凯特尼斯的经历让女孩们非常有代入感,大家都在想,如果我是凯特尼斯我要怎么做。

  怎么才能在残酷的饥饿游戏中保持人性,不迷失自己,怎么处理好爱情,处理好那么多喜欢自己的人……

  而这种代入感。到了中国日本等等国家,全部失去了。

  考虑什么人性啊,连扶不扶都不用考虑,考虑人性岂不是弱爆了。

  和《大逃杀》一样,赶快砍死其他人才是正事。

  虽然有好几个男孩爱自己很不错,但没有总统啊,不幸福!

  斯诺总统明明应该是个二十多岁,最多三十岁的霸道总统才对!

  和什么弱气的可爱男孩谈恋爱,一点也提不起劲儿。

  辛纳,黑密契,一样不符合审美,不符合角色的期待。

  在北美,青少年电影喜欢讲的故事是,青少年成长,遇到矛盾,然后再次成长,连解决矛盾都不是那么重要。

  这样的一种模式,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就不是很讨喜了。

  简单说,成长多麻烦,砍死所有竞争对手最简单。

  如果《饥饿游戏》以弓箭女孩那样的女孩为主角,处心积虑的参加饥饿游戏,处心积虑的杀死其他人,然后成为胜利者,走上人生巅峰,钓上高富帅,一定会非常有代入感,一定票房飘红。

  隐隐约约闪烁其词的政治方面,在多数观众看来也很幼稚。

  适应强权,打拼出来才是英雄,挑战强权,一开始就是傻瓜。

  没有大场面,没有刺激,各种理念都不认同,能有好票房才奇怪了。

  总得来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生活的都很真实,需要的是真实之外的刺激与休息。

  而另一些人,生活的则太平淡,没有纠结又怎么体现深刻呢。

  所以当在现实中足够深刻的时候,经常面临更深刻的人性考验的时候,电影里只要娱乐就够了。

  在北美,詹妮佛·劳伦斯的人气优势,也是获得高票房的保证。

  虽然不像后几年全美国人民都爱她,但《冬天的骨头》和《X战警:第一战》,都让她收获了很多忠实粉丝。

  尤其《冬天的骨头》的惊艳表演,让太多人念念不忘。

  《饥饿游戏》的导演加里·罗斯,也是看过这部影片决定找詹妮·佛劳伦斯饰演凯特尼斯。

  即使年龄上大了好几岁,但综合衡量,票房号召力,加上能演好凯特尼斯这个角色的人选,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而詹妮弗·劳伦斯也确实演好了这个角色,在沉静外表下,拥有极具爆发力令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