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长生久视,不必仙乡”——论仙侠文学_仙路烟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则结果不仅仅是原地踏步的问题,而是会完全被现在的主流读者群体抛弃。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仙侠中一种狭义文体“武侠”来说明问题。

  自金庸古龙之后,武侠中鲜有广为接受的大作出现,对于这一点不少武侠爱好者包括读者作者,都在哀号“武侠没落”了。对于这,我觉得“武侠”若在天有灵,定然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什么叫武侠没落?引用一句论坛上的达言,“只有没落的写手,没有没落的武侠”;种种武侠没落的言论,究其根源,常会发现论者只是先把那些风格过时的或低水平低质量的武侠作品自行先定义为“武侠”,以偏概全,然后告诉大家,“武侠”没落了——这儿有个很好玩的事情,不知是否有意无意,他们说武侠没落时常安上“传统”二字,俺看了,常不由哑然失笑;唉,原来叫屈者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有心理暗示,用上个“传统”二字,有意无意地将“没落武侠”跟那些没没落的武侠区别开来——唉,冤,武侠真冤!

  呵,以上忽作刻薄之言,并非我失态,而是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武侠仙侠拥护者,还是该少怨天尤人,多从自身水平找问题,真正从素养的厚实积累、通达情理的留心训练两方面着手,踏踏实实把写作事情做好;刚才所言,与其说为刻薄,不如说是鞭策自勉。

  说到这儿,作为武侠没落一说的反面,当然可以提到一些金古之后的杰出武侠作品;比如风行网络的《武林旧事》、《英雄志》,还有以凤歌、沧月为代表的新生代武侠写手群的作品。我想,如果不苛求完美,这些作品都很不没落,它们的作者也都很厉害,丝毫没什么没落倒霉之气象。事实上,相对网络畅销作品,在主流领域武侠更主流。

  三、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好仙侠,必须从中国传统的神鬼仙怪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关仙侠积累下来的经牍,几可以“浩如烟海”形容;如果能从这些丰富生动的资料中深刻挖掘神鬼传奇文化,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则这样的作品至少也在水准以上。

  四、一个较好的仙侠写作方向,便是“仙”“侠”并俱。

  从前文种种所述,大家也许可以看出笔者有意无意已将当前的仙侠至少分成两种:

  1、拘泥神鬼剑仙一类的狭义仙侠文;

  2、拘泥于尘世江湖的狭义武侠文。

  个人认为,这样的定义其实已涉及近现代仙侠的发展轨迹历程;自民国之初被视为武侠发轫之始的环珠系列,到发展成以卧龙生、柳残阳为代表及至后来成为武侠顶峰的金古梁温四大家的通俗武侠,其总体轨迹可以归结为:

  从狭义仙侠的兴起到狭义武侠的一统天下。

  而现在,这仙侠整体范畴内的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