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监_逆袭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又不得不回他。如果张瑞敢默认了关仁礼的话,他日必定会传出自己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之语。

  “汉王教诲,臣等自当铭记于心,传于天下。”关仁礼又是一副聆听圣旨一般,恭谦的回答道。

  “汉王,微臣有事禀报。”此时,一旁的朱一章突然间说道。

  “国舅有何事需要禀报?”张瑞有些好奇的看像朱一章。虽然说着这些类似文言文的话让自己受不了,可是没有理由朱一章也听不下去才对啊!

  “微臣父亲正在此处,所以想要先行去拜见于他。肯请汉王准许。”朱一章躬身请许道。

  ”国舅不必如此,这事我…本王自然是准了。”张瑞回答道。

  “关大人,还请派人来给国舅带路。”

  “微臣遵旨。”关仁礼回答道,然后转身去指派了一随行的礼部官员给朱一章带路。

  在关仁礼的带领下,张瑞很快就来到了营帐之处。营帐之大不下五六十平,这庞大的营帐一看就花了礼部不少的功夫。

  此时,十多个太监正不停的提着水进出营帐之中,为营帐內的“浴桶”不断的注入温水。说是浴桶,其实跟一个小型的游泳池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也难怪要用到十多个太监不断的提水。

  太监,中国传统王朝必不会少的群体。虽常受百官唾弃,但是作为皇帝的家奴,对皇权的维护绝不比百官少。

  虽然太监是皇权的忠实守护,但是作为由现代灵魂过来的张瑞是反对使用太监的。无他,就是单纯厌恶这种摧残人的事情。

  进宫做太监者,多是贫困得活不下去的人。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自然也就谈不上读书,也就懂不得太多道理。

  这些太监虽然会忠实拥护皇权,但是也能为皇家拉仇恨。也正是因为这样,能青史留名的太监,大多是了不起的人才了。而这样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老子这话,张瑞就很喜欢。比起要祸害到自己的百姓进宫做太监,张瑞更希望管辖下的所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满清之前,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还有外国人这一现象。①外国人来自的国家主要有日本、高丽、缅甸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古代中国一直作为宗主国,藩属国自然要过来参拜献贡。进贡的物品,除了金银财宝以外、奇珍异宝和当地特产以外,他们还进贡大量的当地奴仆,而这些奴仆在后来就进宫当了太监和宫女。

  在古代是以人为生产力的,所以人多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这也是古代中国需要其他国家献上奴仆的一大原因。

  但是到了清朝时期完全被改变了,清朝的统治者把太监换成了清一色的汉人,而宫女则变成了都是旗人。这些旗人可是来自满、蒙、汉的八旗。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做?

  可能是满清的统治者觉得外国人比较低等,所以不想宫女有外国人,比较皇室经常会和宫女发生关系的,一个不小心搞出个白人或黑人小孩,那就很尴尬了,要知道大家都是黄种人啊!

  而在太监方面统一用汉人,是满清的统治者为了打击汉人的一种手段,像剃发易服一样,弱化汉人的势力。

  再说了,进宫当太监的汉人多了,那么外面的汉人就会变得比较少,相对而言满人就变多了起来。只要一直用汉人当太监,只会让汉人越来越少,毕竟太监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张瑞当前所用的太监正是来自满清丢弃下来的。说白了就是割多了,用不了,就丟到外边去留他们自生自灭。

  注①:资料来自网上整理。

  ②:有票票,有支持,无太监。谢谢大家对本书的喜爱。(免费字数)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