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2章 劝说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着脸,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瘸子能留在皇帝的身边。侍从室那个位置,他杨一清能看到它的重要,朝堂上这么多能人看不出来?可丰熙一干就是几年,还未听闻有谁会撼动。

  便是这番嘴上功夫就不得了。

  但实际上,他又知道,侍从室的人平时话很少,基本上就是皇帝的‘记录官’,没想到这一出口就不简单。

  “二位上差,并非杨某不知好歹,只是若非东山先生,杨某可能还是陕西一县丞也未可知。杨某也并非不知君恩大于天,否则便不会不顾东山先生的反对,极力上奏陛下西北可战。大义、小义自然是要分得清楚,可若是杨某在君前连一句话都没有……如此贪生怕死,想必百姓不会感念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名臣传中更不会记述这样的杨一清。”

  丰熙和郭尚坤都有一番感慨,像是杨一清的功劳,多少人做梦都想要拿到手里,可他本人却还在考虑要不要舍弃。

  这份无畏,确实值得两人敬重,也确实当得陛下器重。

  “……如此,那便让部堂和时雍公见上一面如何?”

  杨一清手指微微颤动,刘大厦是要秋后问斩的要犯,当今圣上对其颇为厌恶,寻常人想要见到是根本不可能得,但丰熙、一个侍从室的记录官却做得到。

  郭尚坤都有些微微诧异,看了丰熙一眼,这一节,陛下可没有交代啊……

  这话讲出来更不是玩笑话,他们是什么身份?

  杨一清颇为正色的起了个礼,“杨某先行谢过上差援手之义!”

  丰熙轻轻点头。

  这件事略有冒险,可他心有猛虎,有些事他要做。

  皇帝要一分,他要给三分,要八分,他要给十分。不超过皇帝的预期,他怎么对你印象深刻?

  此次事情,皇帝坚信了杨一清必然为刘大夏求情,劝也劝不动,但事在人为,不到那一步,谁也不知道结果。

  之后车马进京安顿。

  此番大胜,朝廷是有迎接的仪式的,不是献俘,但皇帝要为取胜的将官们贺,就在午门之外。

  而杨一清来不及多做休息就跟着丰熙、郭尚坤去到了刑部大牢。

  要说闵珪那人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刑部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的,但丰熙就能大大方方的走进去。

  尤其他那双腿,一瘸一瘸的,许多官员看了都是先思索、随后认真对待的模样。

  京城里有这样特点的官员不多,再有这番沉稳气度的,谁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近臣丰熙?

  弘治十二年,他高中进士之后就在太子府做事,算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等过了一会儿,杨一清看他竟然办成了此事,不由错愕。但他不是多嘴的人,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多问。

  人家和刑部什么关系,就是他一个外人不该问的。

  转过大堂,偏向北走,过了一道圆门之后忽然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