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9章 大周王朝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彬处境十分尴尬。

  可是曹彬还是保持了一颗非常平稳的心态,从不发牢骚、吐酸水、说怪话,也不怨天尤人,或是疑神疑鬼,依旧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并因此赢得了赵匡胤的信任和满朝文武官员的好评。

  在北宋开国的头几年,曹彬的地位并不显赫,宋军伐蜀时,曹彬也只是东路军的都监。可是灭蜀之后。宋军几大高级将领都聚在成都腐化堕落,放纵士兵们在外为非作歹。曹彬屡次劝诫,这几大将领却不肯听,终于是闹出了大乱。

  等事乱平息之后,赵匡胤开始追查责任。查出征蜀几员大将共贪没财物达六十四万余缗,这还不包括未登记在册的财物,简直就是烂到了骨头里。唯独曹彬拒**永不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由赵匡胤不对他另眼相看。

  其后,曹彬就成为了赵匡胤最为倚重的将领,灭南唐就是以曹彬为主帅,也使江南免遭涂炭。赵匡胤死后,曹彬给赵光义当了八年的枢密使,真宗继位。又将曹彬任命为枢密使。咸平二年(999年),曹彬病重,真宗亲自到他家中探望,并当场赐银万两。当年六月,曹彬病逝,真宗再一次到他家中吊唁,哭得非常伤心,其后每次和大臣们提到曹彬,真宗都忍不住要流泪。

  曹彬死后被赠尚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并得到了古时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与赵普一起配享太祖庙庭。曹彬能够得到配享的殊荣,这一点颇让人意外。

  从配享的人选来看。明显是一文一武,其中文臣赵普,自从和赵匡胤结识以来,就一直是赵匡胤最重要的谋士,从陈桥兵变,到雪夜定策、杯酒释兵权。甚至是后来的北伐契丹、金匮之盟,都没有能离开他的身影,所以他能得到配享当属名至实归。

  但曹彬最早是后周的国戚,并不是赵匡胤的心腹,陈桥兵变他没有参加,所以论起资历不够老。征南唐确实是曹彬的一大功劳,但除此之外,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了。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兵分三路大举伐辽,正是因为曹彬所率主力在岐沟关(今河北涞水东)被辽将耶律休哥击败,才使这场被赵光义寄予厚望的北伐彻底失败。看得出来,曹彬的战功不能称之为显赫,而军事能力也不见得有多么突出,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才使曹彬得到配享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呢?这里面自然有其必然的道理。

  后周年间,身为禁军重要人物的赵匡胤为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广泛交际,曹彬也成为了他结交的对象。不过曹彬为人非常低调,除了公事以外不跟任何人往来,对赵匡胤的拉拢视而不见。

  赵匡胤为了跟他拉关系,故意向他讨要御酒,曹彬也很为难,如果把酒给了赵匡胤,不免要犯错误,如果不给他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