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军事科学院_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军事科学院

  王朴急切地问道:“你是不是笛卡尔?”

  “哦,不。”异教徒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叫威灵顿,笛卡尔是我的导师,他现在正在尼德兰潜心研究解析几何理论。”

  王朴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点头道:“威灵顿教授,很荣幸地告诉你,你的研究项目已经通过审核,等军事科学院的院长回来,你就可以来去备案并领取经费了。”

  有了威灵顿开头,剩下的异教徒也踊跃报名,纷纷向王朴提出了审请。

  这些异教徒的学术领域包罗万象,有天文学的,有数学的,有物理学的,不过最多的却是哲学的,虽然没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可一个个也的确都有些真才实学,他们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很有研究。

  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之后,神学的统治地位遭到严重削弱,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当时的大明则被建奴和流贼搅得焦头烂额,在学术研究上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好在差距不是太大,王朴有足够的信心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局面。

  大约半个时辰的审核之后,三十几个异教徒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满怀喜悦地去阳明大学报到了,阳明大学的校舍已经全部建成,一百多万册图书也已经到位,只等第一批学生招进来就可以正式开学了。

  不过现在的阳明大学还只有孙传庭、宋应星、方以智、李长福等几个院长以及三十几个异教徒教授,师资力量显得单薄了些,再加上语言障碍,外籍教授的效率就会更低,以这样的师资力量最多也就招收几百学员,再多就教不过来了。

  更棘手的是,大明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有系统的大学教育,而大明没有,像宋应星、方以智这样的“异类”都是靠着自学才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这样的人才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所以阳明大学的师资还得从西方去请。

  至少在第一批学员毕业之前,阳明大学的师资还得仰仗西方世界的异教徒。

  王朴有求于约翰,正想着如何开口时,约翰却首先开口了,说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您先前许下的诺言……”

  王朴笑道:“亲爱的约翰,只要您获得教皇的授权,您就是大明帝国的红衣主教。”

  约翰喜道:“那么,总督阁下答应援建的圣母大教堂呢?”

  “也不用担心。”王朴微笑道,“等你带着教皇的敕令以及建筑师回到南京的时候,就可以开工建造圣母大教堂,本督会派给你足够的工匠,并且提供充足的资金,当然,神职人员你最好还是从西方聘请,本督担心大明百姓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贵教的教义。”

  约翰欣然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您的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