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0 章 铁锅_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笔迷楼]

  面对常修带人扛上来的一口大锅,薛瑜还真没办法违心的说一句她没提过铸锅的事。

  与后世的铁锅不同,这口锅银闪闪的,更像是不锈钢的材质,部分位置还带着捶打过后留下的花纹,巨大的体积让它脱离了正常装饰的范畴,看上去仿佛是一件精美而庄严的礼器。

  别的不说,起码祭祀时的三牲全部炖里面是放得下的。

  这么大一口锅,岂不正好是“锅之大,啥都炖的下”?她已经控制不住开始分泌口水了,铁锅煎炸炖煮炒,能做多少美食啊。

  皇帝自然发现了她小心吞咽口水的的动作,哼了一声,“莫非,朕缺这一口锅?”

  您还真缺这口锅。

  按照后世美食家的说法,铁锅炒菜的锅气是别的材质无法比拟的,虽然来了这么久,粗茶淡饭和精心炖汤加甜品薛瑜都吃过,但不妨碍她怀念铁锅。也正是这个念头让她在和铁匠聊天的时候顺口说起,要是有一天铁的产量能足够供应兵器,兴许还能有机会尝尝铁锅做饭是什么味道。

  铁官坊出产的兵甲等等边角料或是淘汰了的部分,才会转向民用,只能说细水长流,让民间也有了铁器,但用大块铁来做锅用以饮食还是太奢侈了些。

  但,改良后的灌钢法是铁匠在薛瑜建议下总结梳理而成,他简直将薛瑜的话奉为了经籍圣人所言,一个折扣都不肯打,硬是拿出自己的所有钱财和体面,让青南郡铁官坊向上献礼的内容里除了剑加上了一口大锅。

  有技术的人,要求也不算太过分,况且东西是献给皇帝的,旁人劝了几次没劝动也就算了。毕竟,铁匠执拗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连新钢的名字都拒绝用自己或是铁官坊的铁官命名,一定要叫做玉钢。

  玉者,瑜也。

  铁匠的一腔热忱薛瑜暂时还没感觉到,只觉得新钢的名字有些奇怪,她正在掏空心思思考如何劝说皇帝留下这口锅,哪怕先做一顿饭吃呢。

  “……此锅不同彼锅,饮食不必炖煮,菜肴也不必多耗木柴。”皇帝向来不是享受之君,薛瑜的劝说也是从锅的更新换代可以省钱的歪理入手,“况且,此锅已献上,若不利用一二便打回,岂不是伤了爱戴君主的匠人的心?”

  皇帝瞟她一眼,“口腹之欲甚重,只此一次,朕体民意而为,用毕归还铁官坊重铸。”

  骂就骂吧,薛瑜都习惯了,只要答应了就行。一队人扛着锅出去,准备按吩咐去做顿饭,被调来的光禄寺的人有些发愁,不明白不炖煮的吃食,分明还不熟该如何入口。

  薛瑜看着锅长了腿跑了,有心跟去看看光禄寺做饭,她虽然是个厨房菜鸟,但见得多啊,煎炸炒菜还没出现,她就是现在最懂炒菜的人!

  不过,她还没被食欲操控,还记得自己过来是做什么的。

  薛瑜拿出改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