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远水解不了近渴_杨竹兰周书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送到我手里,这些人送帖子不是因为我,全因我儿子有救太子之功,重点是我儿子活着。”

  儿子死了,哪怕上官琉和儿子间接救了一起去的公子,他们也不会领情,背后还会说他儿子逞能。

  可惜啊,他儿子运到好,不仅活了下来,还发现了金矿,如果真如爹说的可能还有矿脉,他儿子的功劳就大了。

  柳大人,“京城本就如此。”

  世家与世家之间其实很简单,重点就在是否有利可图。

  昌义啧啧两声,“说真的,我爹有现在的权势和地位,不仅自己冷静自持,还教导我们兄弟不被权力诱惑,我爹真是太厉害了。”

  柳大人,“......”

  不是,今日不炫耀儿子改炫耀爹了吗?

  两日后,太子加急的折子进京,皇上叫来周书仁分享好消息,“听了爱卿的建议,果然发现了金脉。”

  周书仁眼睛放光,“金脉存量多大?能挖多少金?”

  皇上这些日子第一次露出笑容,“传回来的消息矿脉存量很大,而且纯度很高,过些日子第一批金石就会到京城。”

  周书仁喜得转了一圈,拍着手道:“好,好。”

  这些日子他为国库掉了不少头发,现在终于缓解国库银子的紧张。

  打仗需要银子,今年天气反常,南方持续下大雨,已经有加急信进京,一旦南方发水,又是一笔不小的银子,不仅是银子,还有南方良田的损失,粮食在古代太重要了。

  周书仁高兴过后笑容淡了不少,金子有了,却不能都投放到市面上,本就南方粮食减产,大笔银子流入市面,会影响更多的百姓。

  皇上听后道:“朕光顾着高兴了。”

  这些日子天天听周书仁说国库没银子,他也日日想着银子。

  不过,发现金矿的确是高兴的事,皇上记下周家的功劳,现在还不能公开金矿,他可没忘了偷挖金矿的人。

  惠州山村,确认金矿存量后,山村的官兵都进了山,山村内只留下不多的人,快速的抹除所有的痕迹,太子也离开了山村。

  山村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只等着来取金子的人落网。

  蕲州,昌廉脚伤没好依旧去衙门办公,全因府衙人手不够,他的假期取消了,蕲州有河段决堤,虽然没发水到州城,却也造成了许多百姓受灾,逃难的百姓已经到了州城。

  现在雨还再下,府城的百姓有举家离开的,怕州城附近的河段也决堤,更多的百姓家家闭户。

  昌廉紧锁着眉头,今年蕲州的粮食完了,按了按眉心,现在州城最缺的是药材,大雨不断,临时庇护棚子漏雨,老人孩子生病的很多。

  附近的几个州自危中,拿不出多少药材支援蕲州。

  昌廉提笔写折子,将蕲州的情况汇报进京,写完折子眉头也没松开,蕲州离京城遥远,一个来回远水不解近渴。

  知府从外面视察回来,身上的官服都湿透了。

  昌廉忙道:“大人快去换衣服,免得着凉。”

  知府心焦,他马上要走了却发了大水,他的运道背到家了,嗓子因上火沙哑的很,“本官没事,你这边统计的如何?”

  昌廉将统计好的数据递给知府,又将写好的折子递过去,“都在这里。”

  知府看过后叹气,“本官家中有些药材,由本官带头捐药材,大家都别藏着掖着,百姓的命更重要。”

  昌廉对知府是尊敬的,知府为百姓的好知府,这些年的成绩,他都看在眼里,“下官这就派人回家整理药材。”

  知府满意的看着周昌廉,这几年他们配合的不错。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