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全国山河一片红_四合院:我有人工智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这个叫北岛的诗人写下他的名字。

  远在安徽省AQ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一个15岁的少年,查海生,他也看到了诗刊上的征文活动。

  看着贫困潦倒的家里,以及四处的漏风的房子,查海生还是不舍得去买所需的信封和邮票。

  半年以后要是我能考到BJ去,就能省下不少的邮费了。

  查海生暗自下着决心,同时他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海子”。

  周卫国自从78年的新生入学后,就打着节约宿舍的名义,从学校里搬了出来。

  这样每天就有时间做自己的事儿了,免得总在宿舍偷偷摸摸的,他还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

  周卫国溜达到东华门的中国集邮总公司的门口,这里爱好集邮的人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邮票交易置换的场所。

  “周叔,今天怎么样?”

  周卫国口中的周叔就是邮局营业员周丽丽的父亲周兵。

  周兵在集邮圈中也算是老一辈的人了,集邮册中的票是相当齐全。

  但是也架不住周卫国的软磨硬泡,一年下来大约小一半的藏品都被周卫国高价收走了。

  “还能怎么样,这个小市场的大部分邮票都被你收走了,还他娘都是错版的,你小子脑袋没事儿吧?”

  周兵没好气的说道,自从被这小子粘上之后,集邮已经变成一项充满铜臭味的活动了。

  “叔,我这不是喜欢吗?我那集邮册里现在了就剩两种票没有了。”

  “您在加把劲,怎么着也得让我把它凑齐不是?”

  没办法,现在的集邮市场不太活跃。加上刚刚放松的政策,那些个老人都还没出来呢。

  “系统,正式的邮票交易场所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周卫国不由问道。

  GPT4:“中国第一邮市,BJ月坛邮市,是1988年5月22日才开业的。

  1987年2月由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我国集邮事业迅猛发展。

  当时广大集邮协会会员迫切需要有个邮票、邮品交换及交易场所。

  根据时任BJ市集邮协会长杜庆云的倡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协调,1988年4月经XC区人民政府批准筹办BJ市邮票市场。

  1988年5月22日《BJ月坛集邮市场》在月坛公园具服殿前举行隆重的开业典礼。

  月坛邮市的追寻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和支持,这在BJ市,在全国集邮界是空前之辈。”

  还有近十年的时间啊。

  周卫国按照人工智能给的未来邮票拍卖价值排序,几乎收集了所有以发布的邮票。

  除了全国山河一片红的两种。

  在后世,即使你不集邮也可能听说这张邮票的名号。

  其实这张邮票是分为大小两个版本的。

  当初邮政最初设计的时候是设计的横版的大一片红,但当时把这个设计计划报到周总理批示的时候,周总理要求不要贪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