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付费推广_康熙四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禛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个道理,我也不是不知道。”

  “不过听起来你们这意思,可不只是打算就做这一笔买卖。”

  “整个朝廷每年的税赋最少也有两三千万两,还不包括内务府,已经其他乱七八糟的收支。”“如此巨大的规模,咱们赔得起吗?”

  胤禵肯定道:“当然赔得起。”

  “而且到最后,不仅不会赔,还会成倍的赚回来。”

  胤禛这就是典型的不懂金融和杠杆,吃了读书少的亏。

  在初始阶段,四大恒开出的汇票,无论是记名还是不记名,其总数和银库中存银的数量,应当是保持一致的。

  而且,需要在不同的分号之间,进行相互协调,保证其账面资产和库存白银,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以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区域性挤兑事件。

  但是,随着流通交易规模的不断增大,库存白银的沉淀数量必然会随之增大。

  四大恒必然走上信用扩张的道路,既然银子的主人不着急用,那机构就会想要拿来用用先。

  毕竟对于四大恒而言,其获利的方式比较单一,那就是放贷,而且是低息放贷。

  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大明宝钞这种滥发超发,以至于信用完全崩溃的状况,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四大恒的存银如果有一百两,可以多发出多少汇票。

  这个度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一部分差异的,现代金融制度下,央行和商业银行基本是分开成为两个部门。

  而扩张之后的四大恒则是集中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以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管自己,比特么的美联储还要爽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准备金率为百分之五十,那么粗略算下就可以多放出一倍的汇票。

  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制造汇票的成本,可以称之为造币成本。

  当然,这些情况目前胤禵不会明言,钱多了遭人恨的道理,谁都明白。

  一句简单的保证,当然很难打消胤禛的担忧。

  胤禵稍微提点了一句,道:“四哥你就放心吧,银子的折色不会一直存在的。”

  “一方面咱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银子的铸造过程标准化,制度化。”

  “能够做到的话,这部分的成本基本就可以控制了。”

  “还有另一方面就是,银子的存量是有限的,等到大家习惯了使用汇票之后,银子的使用频率自然就控制下来了。”

  听到后面一句,胤禛显然也想到了大明宝钞的教训,立刻提醒道:“十四弟,你可不能学前朝的大明宝钞。”

  “咱们兄弟俩可没有朱元璋那么硬的把握,万一出点问题,到时候唯一的出路,就只能缩在内廷,都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胤禵笑道:“你就放心吧,四哥。”

  “弟弟想的是赚银子,不是卖命换银子,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虽然嘴上保证的天花乱坠,但是心里还是有数的。

  这种事情,肯定是要让康熙顶在前面,不然的话谁都顶不住。

  通过金融手段,大量收割社会财富,尤其是特权阶级的财富,百分之百是要遭人记恨的。

  小到弹劾这种一般的手段,大到暗杀这种直接的手段,估计都少不了。

  这也是胤禵提前就给康熙四成份额的原因,保护费总得交一下。

  与此同时,紫禁城。

  太子胤礽站在乾清宫正殿门外,等候康熙的召见。

  已经许久没有在私下里到这边来过了,除了上朝的时间。

  李德全进去通传已经有一会儿功夫了,虽然还没有见其出来,胤礽除了安静等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