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将帅不合_三国之霸王张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凉州叛贼马腾、韩遂等人拥立王国为帅,率兵进据凉州,且兵峰直扑京兆郡。

  朝廷命闲赋在家的大将皇甫嵩为左将军、主将,集结三万精兵。以中郎将董卓为副将,率领麾下数万精兵为副将,二人一起讨伐王国。

  当年黄巾席卷天下,为三十六方,部众何止百万。皇帝以皇甫嵩、朱儁、卢植为三大将,出征黄巾,屠三十六方,灭黄巾主力。

  皇甫嵩威震天下,然后功高震主,被撸了官职,闲赋在家。现在被重新启用,依旧天下无敌。

  此人率兵与王国屡屡作战,不仅解了京兆郡的围困,而且进兵凉州,屯兵平襄城。与王国、马腾、韩遂等数十万凉州悍兵对峙。

  不过这一场战争之中,董卓没有捞到什么战功,他屡屡判断失误,错失良机。因而颇为怨恨皇甫嵩,双方生出间隙。

  平襄城只是普通县城而已,容纳不下朝廷的七八万大军。

  皇甫嵩率领一万精兵,驻扎在城中。城门楼上挂着“皇甫”字旌旗,随风飞舞,好不威风。

  董卓与另外兵马,则屯扎在平襄城南北,与平襄城互为犄角。

  因为董卓没有捞到战功,对于接下来的战争走向,他与皇甫嵩产生了分歧。

  董卓大营靠渭水驻扎,大营连绵三四里。各将军各自有营寨,互相以营道连接,形成联营。

  除了最大的“董”字旌旗外,各营寨内,都挂着本营将军的旌旗。

  张济在大将之中,能力与排名都较弱。便被布置在的渭水边上,属于后方。

  也就在这时,一队五人的从槐里城前来的快马,驱驰进入了董卓大营内,去见了董卓。

  不久之后,董卓另外派遣轻骑,在营内策马来报张济。信使到来的时候,张济正在帐内看兵书。

  “报张将军。董公大军离开槐里城后不久。并州黄巾刘辟、共都二人闻得槐里城空虚,便率领数万黄巾南下,打算劫掠槐里城。令侄张司马身先士卒,率兵要击。击败刘辟、共都,收降数万黄巾为部曲,屯扎在槐里城外。”

  “董公听闻消息之后大喜,打算向朝廷请封,拜张司马为校尉。特遣我来,禀报张将军这个消息。”

  张济本来也没当一回事,董卓的信使多了。人在军中,一天接到好几个信使也有。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张济不由张大了嘴巴,手中的竹简也掉落在了地上,不可置信的望着信使,说道:“你再说一遍。”

  信使挺无奈的,但谁叫张济是大将呢?他只能原原本本的,将这个消息给再次复数了一遍。

  “想不到我家大郎竟然大奇。”张济这才确信这是真的。不由喜上眉梢,站起来不断的抚掌踱步,面上有光。

  他当然不知道自家侄儿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

  从血缘角度上来看,他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