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张贴皇榜!真言传天下!_长生武道:从武当大黄庭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都嗤之以鼻,就连那些武道世家的弟子,也没有参加的心思。

  当然,也有江湖武夫心动,但毕竟是少数。

  除却平民百姓和江湖人士,文武百官也对此很不满意。

  “陛下特开武举没错,但朝廷和江湖积怨已久,此事不能急于一时,当徐徐图之,不如将武举恩科改为科举恩科,为我大武挑选治国理政之才!”有朝廷重臣出言道。

  “此为上上策,江湖人士明显不愿承受陛下隆恩,开设武举恩科也是浪费,老夫赞成改设科举恩科!”有三朝老臣附言。

  “吾等联名上奏,让陛下取消武举恩科!”御史台当即拟定奏折。

  在他们看来,江湖人士对此次恩科,都不屑一顾,与其浪费机会,不如让给儒家读书人。

  ……

  皇宫。

  武姬站在御书房,双手背负在身后,欣赏着墙上陆尘的真迹。

  “陛下,皇榜张贴出去了。”张维进入御书房,恭敬禀告道。

  武姬头也不回的问道:“效果如何?”

  张维苦笑一声:“不出所料,江湖武林和武道世家的高手都嗤之以鼻,认为是朝廷新的招安政策,大部分都不愿意参加,还大肆抨击朝廷。”

  “不仅如此,百官联名上奏,都要让陛下撤销武举恩科,转而开设科举恩科,为大武挑选治国人才!”

  “现在百官正在殿外候着呢!”

  武姬没有动怒,神色平静,早有所料:“那就让他们候着吧,武举恩科不会取消。”

  “待陆仙师的八字真言昭告天下,朕相信会让百官大跌眼镜!”

  而后,他转过身来,问道:

  “陆仙师的八字真言印刷了多少?”

  张维恭敬回答:“一万多份,各州郡县,各门各派的份量都够了,陛下下旨后,即刻就可送往。”

  武姬转过身来,笑呵呵道:“不急!让消息再飞一会。”

  “另外,一万多份不够!朕要让每一个江湖高手都人手一份,每一家,每一户都要看到!”

  ……

  消息借助百花阁的渠道,短短几天便传遍了整个大武。

  各门各派看到朝廷要开设武举恩科,不但没有兴奋,反而都警惕起来。

  武景帝大肆招安江湖武林,已经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自然不会轻信朝廷。

  各种各样的流言可在江湖中传开。

  “朝廷是什么意思?知道我江湖出了一位天下第一的武当小师叔,想要再次收为己用?”

  “呵,那也太看得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了,武当小师叔乃是仙人转世,又岂会被这些世俗绊住脚?”

  “武状元?就算是是真的,庙堂规矩无数,我等江湖人士自由惯了,谁能受得了那些规矩?”

  “不去不去,谁爱去谁去,老子每天想练武就练武,想去勾栏听曲就去勾栏听曲,绝不会自困樊笼!”

  各门各派的江湖高手达成了罕见达成了一致。

  不过,就在江湖闹得沸沸扬扬时,第二张皇榜张贴出来,传遍了整个天下。

  与开设武举恩科相比,第二张皇榜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

  “陆仙师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张皇榜昭告天下后,原本沸腾的江湖武林,乃至于天下,瞬间安静下来。

  各门各派,包括那些散修,都盯着手中的八字真言,陷入了沉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草莽匹夫,也能左右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吗?

  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天下兴亡,那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

  他们这些江湖人士,混迹于草莽之间,有的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国家大事和他们更是不沾边。

  反正在他们心中,铁打的江湖,流水的王朝,不管王朝如何更替,江湖总是存在的。

  因此,王朝灭亡与否,和他们有何干系?

  但今日陆尘的八个字,却击中了他们的灵魂。

  天下苍生的兴亡,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哪怕是匹夫之贱,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些武林泰斗更是感慨万分,不由回想起了当年跟随太祖皇帝起义,拯救万民于水火中的那种成就感与喜悦感。

  那时的他们,觉得找到了自己练武的意义。

  可惜后来,武景帝即位,文官当道,江湖武林被打压的都抬不起头来,早已忘却了当世的感觉。

  今日八字真言,似乎重新唤起了他们心底的侠义。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