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大家都是学生,为啥你这么精彩_终极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知识,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

  然后李牧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醒了过来。

  “就这样,我在大概半年的时间中,看过了大概一百多本书,两百多篇论文。”

  “最终写出了十多篇论文,都投稿给了一区期刊,并且全部都被接收见刊了。”

  一时间,上千张嘴都长大了,上千双眼睛都瞪大了。

  一百多本书,两百多篇论文?

  半年?

  阿油fucking逗我?

  这是人能做到的吗?

  顿时间,又是不少人被击垮了信心。

  李牧的这个方法,他们学得来吗?

  后面的孙兆海也是一阵惊叹,没想到在李牧那惊人的成就之下,隐藏的是如此的刻苦和努力。

  一百多本书,两百多篇论文,半年的时间,哪怕是头猪都能成才。

  更何况是李牧这样的天才?

  只可惜这样的方法,似乎对于普通人来说复刻不了。

  又有谁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收如此之多的信息呢?

  而李牧仍然在输出着,并且越发的“暴力”起来。

  “在那段时间,我也将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阿达马猜想这个问题上,经过了几个月的积累,我最终彻底掌握了这个问题,并将结果发表给了数学界的顶刊《数学年刊》,然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过了稿,并得到了菲尔兹奖得主皮埃尔·德利涅教授的称赞。”

  “再到后来,秉持着对数学的兴趣,我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冰雹猜想上。”

  “不得不承认的是,冰雹猜想真的很难,以至于我再度花费了数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证明。”

  “而凭借着这篇论文,让我在当时的世界联合数学会议中得到了最有影响力报告奖,并因此结识了数学界的许多前辈,其中也丝毫不乏菲尔兹奖得主,从他们那里,我的数学视野也得到了又一次拓宽。”

  “在之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理论化学这个方向,并将其与我所学习的物理结合起来,成立了人生中第一次负责的课题项目,【电子动力机制及导体界面反应机理】,最终,这个课题以四篇论文的产出宣告正式成功。”

  “这四篇论文的成果很幸运地得到了化学界的重视,有十几位世界知名的化学家通过邮件和我交流过这个成果的内容,其中包括了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而在五月份底举办的世界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大会也邀请我前去进行报告,但遗憾的是我因为要毕业答辩而不得不拒绝了。”

  “最后,这四篇论文在《nature》、《JACS》、《PRL》这三个学术界知名顶刊主编的邀请下,我最终投稿给了他们,并且已经登刊,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

  一连串炸弹般的成果被李牧轻描淡写般地述说着,全场却已然鸦雀无声。

  哥,求求您停一停。

  歇一歇好吗?

  让咱缓一缓吧!

  这又是世界级数学猜想,又是什么世界级会议,菲尔兹得主什么的。

  甚至连诺贝尔奖得主都冒出来了。

  也许知道菲尔兹奖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少了一些,但是诺贝尔奖可是人人皆知,而现在李牧居然说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他发邮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

  就连世界级学术会议邀请他去作报告,结果他却因为要参加毕业答辩而拒绝了?

  为什么大家都是学生,你的大学生活却这样精彩?

  还有三章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