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上架感言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上架感言

  8月1号书正式上架,感觉时间过了一个世纪。

  这本书前前后后,酝酿了很久,又因为一些原因提前上线,老实说我压力还挺大的。上本书我就有过“历史小说该写什么”的问题,现在这本书,就是我给的答案。

  历史小说,就是要写历史。

  于是我采用了主线-隐线交错的手法,把主角方重勇设定为一个“观察者”的角色,给读者带来盛唐风物。

  简单说就是前期多看多想少参与。

  前半部写盛唐,后半部写挽歌,我起名字的时候,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尽量还原大唐真实的一面,它强大,它有自身的魅力,但它也有相应的问题,也是历史的产物,难逃历史的审判。

  什么叫“盛唐风物”?

  历史的记忆,是需要载体的。

  可能是一张绢帛,可能是一张简牍,也可能是一幅画,或者一杯酒,甚至一碗饭。

  历史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正史里的空洞话语,不是被人随意揉捏的是是非非。

  衣食住行,这些可以表达盛唐风物。

  诗歌与典章,也可以表达盛唐风物。

  他们交相辉映,构成了大唐的盛世画卷。

  这就意味着,本书很多篇幅,不会写传统的爽文剧情,也不会故意开车吸引眼球,打着“盛唐开放”的幌子写低俗剧情。

  下半身那点事,很多人爱看,我也不是不会写,但作者不能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作者毕竟不是读者。

  这样写,肯定会让一些追求“爽点”的读者不爽。剧情会缺了装X打脸,甚至部分读者会因为自己的认知缺失,而认为作者是在乱写。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无论是什么书,都会有喜欢它的人,也会有不喜欢它的人。

  这本书的内容和写法,本身就会过滤掉一批读者。而以目前的市场环境,这一类书,或许可以有所建树,但注定难爆火。

  上本都督让我成为了五级作者,也让我领悟了流量的秘密。

  我是草根,没有后台,没有团队,没有帮扶,也没有PY交易。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作品;我的路,也只能靠不断打磨作品走下去,没有别的办法。

  历史小说陷入瓶颈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了破局,很多作者开始变革求生,最常见的就是“套皮换核”。

  历史事件很复杂,想写清楚来龙去脉,需要一定写作功底和写作逻辑。但是套一层皮以后,事情就简单了,历史只需要大概就行,剩下的就按真正的内核去写便可以。

  比如说历史都市文,写的是都市;历史黑道文,写的是黑道;历史官场文,写的是似是而非的官场。读者们不熟悉古代,但他们很熟悉现代,套一层皮写现代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

  然后我就在想一个很让人无语的问题:历史文作家,为什么不去写历史呢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