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写在国耻日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在国耻日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国耻日的历史教训,似乎更加深远一些。

  穿越者为了某种“盛世情怀”,希望可以改变过去,其实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比如说穿越者穿到918,就希望能改变丧权辱国的种种屈辱。

  想法很好,但基本上没有实现的可能。

  穿越到唐代亦是如此。

  开书前我再三斟酌,要不要走“上层路线”。后来发现,除非是放弃历史固有的逻辑,否则死路一条。

  这便是很多读者经常跟我说的:历史可以不讲逻辑,但历史文必须讲逻辑。

  打个比方。

  每天出门,我在理论上都可以捡到一百万。如果真的有所谓无所不能的神,而我又是“神选之子”自带幸运光环。通过这样的巧合,便能使我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那我作为一部小说的主角,为什么还要努力?我努力的意义何在?

  再比如说,我是个身无分文的凤凰男,就因为长得帅,哪怕啥也不会还疯狂劈腿。在无所不能的神的照拂下,通过一系列的“巧合安排”,也可以娶美妞,走上人生巅峰。

  既然这样,我努力的意义何在?看书的读者,认为“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逻辑套用到历史文里面,是很可怕的。这已经不是书好不好看的问题了。

  很多看起来的历史悲剧,其实只是历史的选择,错过了A,还会有B。前面不栽跟头,后面就免不了吃大亏。历史浩浩荡荡就像是大河一般,挡是挡不住的。

  关键在于后人是如何看待那一段历史的。

  因为历史是残酷的,苍茫的,无情的。

  不谈国内,我就说波兰。

  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几次被灭国,又几次被扶持起来。

  但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有没有从这些悲惨的历史当中得到教训呢?

  从我所知的情况看,答案是几乎完全没有吸取什么教训。

  现在的波兰,依旧跟几百年前一样,毫无长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这个老师在那里站着。它讲述知识是一视同仁的,甚至不分国籍。本国人同样可以从外国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但它的学生,也分上进好学的,跟不知长进的。

  过去的事情便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关键在于,它的后人,会怎样看待这段历史,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如果说历史文和一般当乐子看的小说有什么区别,恐怕也就在这里了。

  那么再把话说回来,现在这本书为什么不走“上层路线”呢?

  因为大唐的统治阶层,已经彻底腐朽。前面数百年积累的弊端,在这个时候,也到了要彻底转型与清算的时候。

  帝国制度的转型,草原与农耕的混合型统一政权,正在蓄势待发。

  是变成汉人版本的“大元”,还是继续萎缩,祛除草原血统专心农耕变成“加强版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