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笃定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谓乃是“灊山蛮”。

  只不过他们的数量很少,至今都没有上千户,且不曾有过外出残杀黎庶或劫掠物资之事,故而官府也不曾理会过他们。

  生活在大别山脉南麓皖城一带的黎庶,对他们颇为熟悉。

  因为他们每个季度都会带着皮毛与药材以及其他稀罕山货物品出来,寻城外邑落的黎庶交换盐巴、铁器等生活物资。

  这两股遗民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已然通过婚假、耕种与狩猎交流等事慢慢熟悉,乃至形成互助共存的关系了。

  如今,为了让遗民能得到夏侯惠的庇护,山民们对为魏军引道这种举手之劳,也是愿意帮衬一把的。

  反正,自从他们与灊山遗民共存后,诸如盐巴铁器等生活物资,已然通过灊山遗民的关系寻诸如蒋班那些乡闾交换了!并不需要担心,他们引路而魏军偷袭皖城不利,江东后知后觉封锁道路断了他们交换物资的途径。

  且他们的帮衬也是有条件的。

  如魏军果真偷袭得手、占据以皖城为中心的谷地了,那就将盐巴铁器等日常物资的作价弄低一些,让他们生活稍微好些。

  这个要求很卑微。

  卑微到夏侯惠听罢都不屑一顾。

  此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无需考虑他人意见且不管能不能夺下皖城,他都已然打定主意,要作书让孙叔安排个机灵点的家生子来淮南专职与灊山蛮做生意了。

  稀罕山货换盐巴铁器,指定是大赚的生意啊!

  都快穷疯了的他,怎么可能有目无睹让利给他人呢?

  但他也迟迟没有给予蒋班回复。

  因为他能满足灊山蛮的要求,但很难做到灊山遗民索要的报酬。

  被文钦攻伐过的他们,也终于明白了很难再继续藏在山中自给自足,甘愿出山被官府落籍编户为民,所求者乃是足够养活家小的田亩。

  这点倒是没有什么难处。

  如今魏国的中原腹心之地,尚未恢复到天下丧乱前的人口,各州郡闲置的田亩也有很多,遇上这种为国添户的好事,官府自然也不会吝啬划分田亩。

  但他们担心落籍后会被世家豪右或者官府小吏欺凌,故而挑选了二十勇猛善战之人要给夏侯惠当扈从,冀望着通过这层关系得到庇护。

  待遇嘛

  则是每人百石就好。

  百石俸相当于亭长,也就是俗称斗食小吏的食俸。

  以将军扈从需要在战场上搏命的风险来算,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

  夏侯惠也不觉得过分。

  只是,如今的他委实没钱啊!

  京畿阳渠坞堡那边的收入,他都让孙叔拿去养小儿了;且苟泉与张立代为招募扈从也是需要养着的,日常所需的钱财就将他俸禄给消耗完了;现今依着灊山遗民的要求,还要再添个两千石的缺口,他去哪弄来财帛填坑啊

  在军中任职,要想获得俸禄之外的财帛,要么拼命立下战功坐等赏赐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