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不覆辙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与雍凉(关中与陇右)四大屯田区(淮南屯田尚未开始),前两个主要用于朝廷官员俸禄,后两个则是主战事。

  皆采取军管。

  以典农纲纪、上计吏上禀给太尉府管筹,再由庙堂计议决策。

  但不管是先前钟繇还是如今的华歆在职太尉,皆因为年岁太高、疾病频发,早就难以署事了,其事务大多由下僚代劳;再加上地方士族与豪右坐大,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之事不乏,故而屯田之政日渐崩坏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天子曹叡先揭露了屯田之政的崩坏,再让公卿推大司农人选,自是隐隐有想将一部分屯田事务转回大司农署理之意。

  对于群臣而言,这是一个前兆。

  是天子曹叡有了打破现今朝政格局、改变公卿权柄的征兆。

  初,在他刚继位的前几年,以外有忧患、年少继位等缘由一直都表现得很谦虚,对老臣重臣很是优待。

  如先前被尚书令陈矫拦在尚书台外,就是最好的例子。

  毕竟类似于陈矫拦驾这种事,放在武帝时期,陈矫身死且家人被连坐都不意外。

  曹叡之所以如此大度、从谏如流,那是因为他觉得武帝与文帝留给他的臣子很贤良,足以让他无忧朝政。

  但现今在亲自处置完辰亭民屯之事后,他已然不这么想了!

  无他。

  事实胜于雄辩。

  对老臣重臣的礼遇,换来的却是弊病丛生,这让他很失望很忿怒。

  自然,也就有了重振朝纲、革新积弊的想法。

  也就是说,日后的他不会再效仿文帝曹丕的作风,对群臣礼遇厚待、对士族妥协了。

  而是将效仿武帝曹操的做法,对枉法与奸邪之事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天子曹叡要变更调整朝政格局,意味着有人将会失势,也将有人趁势而起、平步青云。

  这是衮衮诸公与百官们的明悟。

  如何在这场风波保全自身、甚至是更进一步,则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至于,能不能打消天子曹叡的想法、让朝政格局维持原状,他们不做期盼了。

  比邻许昌宫的民屯田亩都被侵吞了近四成,还是被天子撞见才迎来惩治的,曹叡不怒斥他们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便是恩宠了,他们哪还敢人心不足。

  因此,京师洛阳一时间暗流汹涌。

  清身奉公、严以律己者对此并不在意,冷眼静候事态发展;而一些惯于汲汲营营、在多方权势之中纠葛太深之人则是积极奔走,唯恐沦为失利者。

  其中,还催生了一个小插曲。

  号为“专任”、无名有实的宰辅之臣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隐隐有被群臣当作众矢之的之势。

  缘由不必说。

  公卿百官对他们的专权早就心怀不满。

  且屯田之政的崩坏,就是他们独揽大权的时候发生的,算是落了被攻讦的口实。正逢天子将欲有所为,公卿百官哪会放过这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