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见策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陛下,惠窃以为,此战以洛阳中军伐鲜卑,且有熟谙边事的田太守在郡,其难非在军争夺胜,而在于诛贼子轲比能也。是故.”

  “稚权且止。”

  不料,天子曹叡此时抬手打断了他的话语,“稚权所言,军争夺胜不难,然而胡虏者居无定所,且临阵不羞遁走。我魏国以精锐讨之,彼为何不远遁千里避而不战,而与我军鏖战邪?”

  以你我之智,就没必要明知故问了吧

  退一步而言,就算你自己一时想不透,蒋济还能思虑不周?

  被打断的夏侯惠心中有些无奈,但也不得不答,“回陛下,乃彼贼子轲比能者,欲求鲜卑单于之位也。”

  “善!”

  顿时,天子曹叡拊掌而笑,“蒋卿,如何?朕就说稚权必能知晓此中缘由吧?哈哈哈~”

  难不成又是赌戏?

  身为天子,沉迷于此不好吧?

  闻言,夏侯惠再次忍不住腹诽了句。

  其实他是误会了。

  盖因在昨夜,曹叡就已然与蒋济等人定下伐鲜卑的筹画了;而今日,在他来觐见之前,曹叡也在此殿内召来夏侯献、秦朗、曹纂与曹爽问过伐鲜卑之事了,并让蒋济在侧参详。

  缘由自然是决定孰人可为督。

  但众人的作答,却是让曹叡很失望。

  不以军争筹画见长的曹肇与曹爽是最差劲的,只是谦逊的声称,此战多请教田豫即可,因为庙堂之中无人比田豫更深谙边塞之事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督领三万洛阳中军出征的督将,怎么能是一个毫无主见之人!

  夏侯献则是讨了个巧。

  几乎照搬了昔日曹彰征代北乌桓的作风:“赏必行,罚必信,为士卒先。”

  当然了,不能说这种答案不对,但也就是一句场面话。

  放之四海而皆准!

  而秦朗的作答,倒是让曹叡能颔首捋胡作笑颜了。

  或许是他乃云中郡人、家中近些年也收揽了些许乡里猛士,知晓塞外之地的状况,因而他的作答颇为切中实际。

  曰:“胡虏兵械甲胄皆不如我魏国精良,士气战心亦不如我魏国兵将,但彼胜在可来去自如。臣窃以为,此番出兵之前,陛下可先遣使致田太守,以彼在边疆的威信购募一些小部落族众,时刻监视贼子轲比能的行踪,可令我军寻得决战之机。如此,大破轲比能而扬我国威,不难也。”

  这种答案不是最好的。

  但也是将敌我优劣分析明了、知道此战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诛杀轲比能而是扬国威,以及提出了一个可行的作战部署。

  身为久在中枢的将率,能对边塞之地的战事规划如此,就让天子曹叡觉得很不错了。

  尤其是在毕轨的前车之鉴当前。

  也是因为如此,曹叡听到夏侯惠的作答后,很开心的理由。

  是啊,轲比能怎么不迎战呢?

  除非他不想被鲜卑各部推选为单于了。

  但反过来一想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