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9章 登基称帝,定杨可汗_隋唐:少年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书网

  建在边境线上,那怕是活腻了。

  所以为了表现起见,刘武周特意挑选了马邑。

  不会离洛阳太近,也不会离东突厥太近,到时候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之后,也方便脱身。

  这一点始毕可汗也知道,但他也不会戳破刘武周的小心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反正刘武周就算最后脱离了东突厥的控制,那么他前期给东突厥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也就由着他来了。

  很快,五万联军留在了楼烦,五万留在了太原,五万人留在了定襄,三万人在雁门,十万人在延水河畔驻扎防守。

  总之,刘武周为了此番登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做足了安保工作。

  这些兵力排布,是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就是马邑郡外,由剩下的二十二万大军包围驻守,将马邑死死的守在里面,整个马邑郡城被守的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安排好防御好,刘武周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登基大典。

  始毕为他准备的封号是‘定杨可汗’,国号为汉,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年号为天兴元年。

  至此,刘武周的大汉帝国,正式成立。

  他任命自己的妹妹的丈夫苑君璋为内史令,任命自己的心腹杨卫念为尚书左仆射,职位大概和丞相差不多,其他的乱七八糟的官,刘武周也都按照他们原来的地位高低和功劳,一一划分。

  至此,刘武周的国家政权组织,就正式建立了起来。

  一切准备充足,登基之事也就顺理成章,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登基。

  至于建造什么皇宫之类的,刘武周倒不那么着急了,只要自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和地盘以及军队,那皇宫什么的,完全可以慢慢来。

  有之前李渊的教训在,刘武周很清楚,如果急着去贪图享受,那很明显下场会非常非常的惨。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有了国号和年号,然后再有稳固的地盘和军队,把钱浪费在建造行宫和贪图享受上,是一大败笔。

  当初若是李渊没有急着建造各类行宫,急着为自己扩招后宫的话,那么李渊兴许都能造反成功。

  但可惜啊,李渊还是太着急了。

  急着贪图享乐。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李渊年纪大了,没几年活头了,而刘武周不同,刘武周正值壮年,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

  只要自己的地盘稳固了,那么享受生活什么的,等以后再说吧!

  国号确立,领土割据了之后,始毕可汗就率领着二十万大军退去,剩下的十万大军,全部留给了刘武周,让他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算上始毕给的这十万大军,刘武周在自己的‘国境’内拥有的士兵,也有着近三十万人,可谓是势力庞大。

  最重要的是,刘武周的身后,还有东突厥的支持。

  刘武周登基后,马邑郡城,就正是改名为了马邑城。

  这里作为刘武周的首都,也立刻成为了中心地带。

  城墙上,立刻挂起了属于定杨可汗的狼头纛,威风八面且凶残的狼头凶神恶煞的望向了洛阳的方向,意图很明显,刘武周的最终目标,就是洛阳。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