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坦白从宽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沈浪就直话直说。

  他说得认真,王承恩听得也很认真,并不时的点头。

  这些年大明官场非常黑暗且混乱,要说正直的官员,肯定有,但太少了。

  说自己一身干净的,那更是凤毛麟角,打着灯笼也难找。

  他王承恩在宫里混迹这么些年,怎么可能完全干净得了,大错是没怎么犯,但收受贿赂替人办事的事也没少。

  不然的话,宫外的大房子哪来的?几十上百的仆役哪来的?还有埋在地窖里的金银财宝哪来的?

  现在他也想通了,陛下以后显然是要重整朝纲的,那些屁股不干净的人,才干不足的人,以及贪赃枉法的人,都可能会被清算。

  以前陛下容易被人蒙骗,以后想要蒙骗陛下就不容易了,因为沈浪带来了不少神奇的玩意儿。

  其中一个小玩意儿,只有指甲盖大小,可以放在一个不被人发现的角落里。

  比如灯台下、床底下、衣兜内、甚至鞋底,就可以偷听别人在讲什么话,并记录下来。

  还有另一个小玩意儿也不大,放在某个角落,就像拍电影一样,把看到的人和他在做的任何事都记录进去。

  这些手段,让人闻所未闻,让人防不胜防,东厂和锦衣卫在势力最大的时候也根本无法做到啊,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

  面对这么些神奇的玩意儿,他王承恩敢保证以后如果做出对不起陛下的事能不被发现吗?

  所以他早已经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只对陛下忠贞不二,陛下允许的事才做,不允许的绝对不做。

  此时,沈浪又拿出手机,滑动了几下,翻出一张照片,直接摆在了王承恩面前。

  王承恩拿起手机,仔细的看了一下照片,脸色不由一变,因为照片是一块石碑,正中央四个字:王承恩墓。

  沈浪伸过手划了一下,划到了下一张照片,是碑文,第一列就是:御制明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碑。

  这说明这墓碑是他这个王承恩没错了,不是别的什么同名同姓的人。

  碑文一共240余字,是清朝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而撰写的,撰写于顺治二年四月。

  此时的王承恩早已知晓清朝,正史中大明灭亡后,天下最终被清所得,而顺治正是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二年也就是两年后。

  一个大活人,看着自己的墓碑,这种感觉沈浪自己也无法体会,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王承恩体会这种感觉。

  而是告诉他,他的命运是和大明捆绑在一起的,以前没得选,现在要开始做个好人了,崇祯也愿意给机会。

  如果王承恩再不知道怎么做,那他是活该被淘汰了。

  王承恩虽然能力一般,但他绝对不傻,立即明白了其中道理。

  身子已经恢复了,他立即站起身,对沈浪行了一礼道:“兴明,今日听君一席话,咱家醍醐灌顶。”

  “咱爷俩之间,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先去见见陛下,稍后带些好酒过来,我们畅饮几杯。”

  “好嘞,那我就等你的好酒了。”

  王承恩也不耽搁,再度返回乾清宫。

  见到崇祯之后,声泪俱下的将自己做的对不起大明,对不起陛下的事情全部抖了出来,并表示愿意将所有非法所得全部充公。

  看到王承恩这种态度,崇祯是很欣慰的,毕竟王承恩跟了自己也有这么久。

  如果将王德化、高起潜等人清理了,在宫中能说得上话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处理王承恩的,毕竟两人之间还有一起上吊的过命交情。

  还好,王承恩没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既然主动坦白,并表示以后绝不会再犯,崇祯自然不会再追究,还好生勉励了一番。

  再次从乾清宫出来之后,王承恩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陛下不但没有任何处罚,还默认他将所有非法所得保留下来。

  也就是说,他王承恩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还获得了陛下的进一步信任。

  PS:求下推荐票,万分感谢!!!

  请收藏:https://m.lw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